|
养儿防老就是一个笑话!不是孩子不孝顺,而是他养不起!-绍兴富盛辂山养老院养老的残酷你真的懂了吗 养老的残酷你真的懂了吗 时间不一定能造就一位伟人,但是一定会造就一位老人!即使一生平平安安一帆风顺,苍老是我们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,等我们老了才发现最美夕阳红不过是一种浪漫的幻想!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令我们唏嘘不已,周老太养了4个儿子,却死在出租屋里,周老太中风以后,生活不能自理,在北京上海的儿子,她跟不去;留在家乡的儿子,忙于处理自己人到中年的一地鸡毛,无力照顾她。最后大家一起出钱,把她安置在出租屋里,每月花7000块钱为她请护工。周老太觉得自己晚景凄凉,白养这么多孩子。 养老的残酷你真的懂了吗 近期发布的《老龄蓝皮书》称,中国老年人“养儿防老”观念正在深刻转变。但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,老年人收入水平总体不高,全民对老年期生活准备不足。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,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总人口的17.3%,达到了2.4亿。据预测,到2050年,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20.2亿,其中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.8亿,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,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。 然而,大部分的老年人生活品质日益下降,他们或被疾病缠身,或遭孤独蚕食,或生活困顿,无钱治病,没有儿女赡养而走上绝路。 养儿防老就是一个笑话 俗话说“养儿防老”,然而80后、90后在本该“三十而立”的年纪,对赡养父母却倍感压力。 据调查,九成80后确定自己无法赡养父母,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后还需要父母进行资助。当年都言“养老防儿”是笑谈,而如今孰料一语成谶。 现如今,“啃老”已经成了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,很多年轻人就像蚂蚁一样,将父母的资产一点点搬空。 你到底死不死?我就请了7天假...... 你到底死不死?我就请了7天假...... 一个在外打工的儿子请7天假,回家看望病危的父亲,两三天过去,父亲仍没死。儿子问父亲“你到底死不死?我就请了7天假,是把做丧事的时间都算进来的。”老人为了不连累儿子随即自杀。儿子赶在一周内办完丧事,回城继续打工。 她用养老钱给儿子买车却只能蹲后备箱 她用养老钱给儿子买车却只能蹲后备箱 湖北安陆市巡店派出所民警在进行例行检查时。发现一辆SUV行李箱里居然蜷蹲着一位老太太。车上的夫妇和年约4岁的男孩儿是老太太刘某的儿子、儿媳和孙子。刘老太太告诉民警,今年刚用养老的积蓄给儿子买了这辆SUV。 几天前,儿子一家三口从江西开车到武汉游玩,自己同车一路照顾孙子。当时孙子在车上犯困,嫌车里太挤不能躺倒睡觉,儿子小刘便让刘老太蹲到尾箱里给孙子腾出后排睡觉。令检查民警唏嘘不已的是,惟恐民警对儿子进行处罚的刘老太不断向民警求情:尾箱里蛮好、蛮舒服,可别为难我的伢。 老人卖掉房子供女儿出国却被遗弃国外 老人卖掉房子供女儿出国却被遗弃国外 这个81岁的老人退休前是一名退休教师。老伴文革过世后,自己一人把女儿带大,支持女儿从清华大学毕业,并留学美国。女儿与第一任丈夫育有一女,从一岁起就交给老人抚养。孙女12岁时,老人和孙女随女儿移民到了美国。为了供孙女在美国念大学,老人还卖掉了自己在北京生活了一辈子的旧居。 女儿与前夫离异后,嫁了一个美国人。新丈夫对老人很不好。平时冷言冷语,虐待是家常便饭。老人说,女婿叫她老恐龙。女儿和女婿都是有体面工作的人,收入很高,但是却从来不为老人改善生活质量。 心灰意冷的老人说,不想死在美国,也不想再见到漠然如路人的女儿和孙女,只想回到故土,埋在那里就好。于是孙女给老人买了回中国的飞机票,竟然提前3天把老人送到机场就不管了。 因为她如今唯一的两个血亲,都隔着比陌生人还远的距离。老人至始至终不愿透露她女儿和孙女的姓名。在旅途的终点,她依然是无家可归。 住不起的养老院 养老的意义不是一天三餐吃饱的那么简单,我们都知道,老人一般都是疾病缠身,很多老人能吃饱饭就很不错了,如果再负担看病,就现在养老金的水平来看,根本不够用。 你的养老金够养老院吗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钟伟近日在《英才》杂志发表文章称,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、居民货币收入增长等都没有根本改变,在2027年退休的职工,则需要一笔约为300万-500万元的积蓄,才能度过余生。 文章进而提出“但这只是城镇人口的大致水准,类似京、沪、深这样的一线城市,预备1000万元养老也未必够”。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,1000万元是那样的遥不可及。 靠养老金,只能保证饿不死,要保持体面的老年生活,就看一点,你的财富是不是足够。 如果你不知道养老院的价格,随便可以上网查查,估计看完你的后背发凉,现在一线城市,公立的床位有限,排队几年都未必排上,私立的收费昂贵,床位费+餐费+护理费,8000元起步,医疗费另计。有国际合作背景的养老公寓,则高达万元以上。 2014年两会期间,央视著名主持人王小丫关于养老问题曾经采访了一位韩奶奶,因为老伴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,有一次当韩奶奶生病住院期间,她把老伴送去一家私立的养老院,一个月床位费就要7000多元。 韩奶奶把老两口的退休金都交了,还咬牙把过去的存款也取了出来,就是想老伴住得舒服些,但实在是住不起啊,韩奶奶病还没好就出院了,用她的话说,再住下去,以后连吃饭的钱都没了。 大家可以算一下,一个月床位费要7000多元还只是2014年的价格,那么未来会涨到多少?80,90后你们颤抖了吗? 我们该如何做好养老规划 看到这是不是有一种对未来的悲哀和绝望,解决这一问题,绝非一夕之功。它需要制度的完善,社会的关爱,也需要个体的行动。当我们老了,是依靠自己,还是依靠孩子,或者依靠保姆?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。 说到底,养老真的还是要靠自己,靠自己硬朗的身体,靠自己内心的充盈,还要早做好养老规划。 我们该如何做好养老规划 关于如何才能有尊严的养老,其实就是一句话: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! 1、靠老本 广东老一辈里有一句俗话说:“好天收埋落雨柴”。意思就是说一定要积谷防饥,未雨绸缪。 一定要事先准备好一笔足够养老的本钱,才有底气步入老年。 “儿孙自有儿孙福,休为儿女为马牛。”为儿女子孙操劳了半辈子的我们,也是时候为自己往后的日子好好打算一番。 儿孙自有儿孙福,休为儿女为马牛 生活跟意外,永远都不知道哪个先来。年纪变大,身体衰老,病患的可能性越来越大。朋友们,应留够医药费和看护费,这是晚年生活的基本保障。 2、靠老健 前半生,我们牺牲健康换取金钱上的富足。半生过去,身体却开始出现各种小问题,备受煎熬。 很久之后,我们才明白:健康当然比金钱更为重要,因为我们赖以获得金钱的前提就是健康。 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,无论子女多孝顺,都禁不住被父母的疾病折磨;无论多厚的家底,在重大疾病面前,都会被掏空。 久病床前无孝子 所以,拥有健康的身体,比什么都重要。尤其是年岁渐长时,一定要注意健康。 老来想健康,要记住三个“养”:吃得营养、注重保养、要有修养。 3、靠老伴 俗话说:“少年夫妻老来伴”,这世上,除了父母,老伴就是最亲的人。年轻时和你走过风风雨雨的是老伴,年老时和你相濡以沫的只有老伴。 妻子是丈夫生命中的最后一个观众,丈夫是妻子人生中的最后一张存折。 所谓“最后一个观众”,是指一个男人的一生不管怎样度过,真正看到你人生谢幕那一刻的不是别人,而是你的妻子。 一路老去的人生里,一定要珍惜老伴 所谓“最后一张存折”,指的是一个女性步入老年之后,尽管可以五世同堂,儿孙绕膝,但真正能够无怨无悔奉陪你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不是别人,只有你的丈夫。 得意时锦上添花, 失意时雪中送炭。 落难时舍命相救, 患病时精心服侍。 惨淡时无怨无悔, 孤独时不离不弃。 ...... 这就是老伴的意义。 儿女再孝顺,也有自己的人生,无法常伴身侧。也只有老伴才是唯一能陪伴你的人,也是他日老迈时唯一可以依靠的人。 一路老去的人生里,一定要珍惜老伴。 4、靠老友 真正的朋友在你最需要的时候能给你依靠 86岁的陈忠孝是商洛人,年经历过丧妻之痛、骨肉分离、无依无靠,住在邻居家快要倒塌的门房里,每日为生计发愁。 他是可怜的,但也是幸运的。 如今的陈忠孝住在40平方米的家属楼里,每天看电视,下象棋,遛弯,吃穿用度有保障,生病住院有人管,日子过得舒心安逸。 这个变化只因为一个非亲非故的人,他叫孔绪牢,是陈忠孝的老友。 孔绪牢今年65岁,在了解陈忠孝的情况后,他说“人心都是肉长的,谁都有父母,谁都有老的一天。老汉没人管,我管。” 这样的感情,真让人羡慕,真正的朋友,也总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能给你依靠。 老年朋友间的友情,不在电话间,不在嘴巴上,不在串门走动中,更不在礼尚往来之中,而是在心里,深深地驻扎在心里。 人心都是肉长的 人老了,有三五知心好友可以倾诉心声,乃人间一大乐事。有心事不要压在心里,会闷出病来,多跟老友聊聊,把心事说出来,心里就会痛快许多。 守住老友,老年生活才不会孤单、无趣。 4、靠老窝 赵朴初说: “父母的家永远是子女的家,子女的家却未必是父母的家”,房子是安身立命之本,人老了,一定要有个遮风挡雨属于自己的房子。 “金窝银窝,不如自己的老窝”,有一方自己的小天地,老年生活可以过得自由自在。 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,过上属于自己的惬意生活,该是怎样的光景: 屋前栽树种花,房后几畦菜地 养群小鸡小鸭,养条大狗伴驾 春日荡荡秋千,夏暑躲进瓜架 秋末扫扫落叶,冬闲手接雪花 早看旭日朝霞,晚眺疏星月牙 回味青春年少,惬意老在田下 亲爱的朋友们: 如今社会现实 养儿未必防老 做好养老准备 老年才不慌张 珍惜老伴老友 守住老窝老本 拥有健康身心 才是最大赢家 人生一路老去 愿你我老去之时,也能幸福安康! |